招生咨询热线
招生咨询QQ

直面苦难 逐梦前行——记我校优秀特困大学生杨玲

本报记者 龚曦 贾雅婧 杨玲,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2011级学生。大学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明德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等,曾代表学校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全国大学生韩语写作二等奖”“成均馆大学写作比赛佳作奖”等荣誉。201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吉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校园里,杨玲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每天往返于课堂和宿舍,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刻苦学习,认真生活,可这个普通女孩的背后,却有着让人折服的勇气和毅力。

杨玲出生在湖南湘西的一个贫困山村,家里就靠几亩田地维持生活,为了给身患严重肺结核的奶奶治病,家里负债累累,仅剩的几间小木房也险些拿去抵债。5岁那年,弟弟出生了,可不久之后弟弟却被诊断患有严重腿部畸形,行走都非常困难。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贫困不堪的家雪上加霜。

5岁,对于同龄人来说,美好童年才刚刚开始,杨玲却早已学会直面苦难。父母整天奔波忙碌于田地和医院,很多时候她就一个人守在老木房子里。除了要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要给牲口喂食,料理各种家务。幼小的她个子还不及猪舍高,喂食的时候,因为够不着,好几次整个人翻进猪舍。生火煮饭的时候,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还常常生的糊的一起吃,可只要能填饱肚子,她都不嫌弃。就这样,杨玲慢慢学会了克服孤独、战胜恐惧、坚强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稍大一点,杨玲还给奶奶喂饭、喂药、清洁,帮弟弟练习走路等等,任劳任怨地肩负起照顾家人的重任。

虽然生活困苦,但杨玲从没放弃过学习。她从小有个梦想,就是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一直都在不懈努力。因为家里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她每天一做完家务,就趴在家门口那块石板上学习,常常学到天黑看不见书上的字她才肯起身。由于聪慧、刻苦,杨玲的成绩很拔尖。五年级,她离开家,开始了寄宿生活。乡村的学校条件艰苦,上晚自习常常靠点蜡烛照明,晚上回寝室后她只能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面学习。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有家人送来御寒的衣被,而她的父母根本顾不上她。但即使是冻得瑟瑟发抖,双手双脚长满冻疮灌了脓,她还坚持学习。她知道,要想走出大山,就只有考上大学这一条路,加上乡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如果不想被别人甩得太远,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就这样,凭着超凡的毅力,杨玲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坚持了下来,并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也第一次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梦中的“远方”。

“大学不是终点,梦还在更远的地方。”进入大学后,杨玲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大学学费、生活费不菲,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杨玲一入校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兼职。为了补上因兼职耽误的学习时间,杨玲总是会比其他同学早起一小时赶到教室早读,晚上则经常学习到图书馆闭馆才收拾回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使她的专业学得特别扎实。大学四年,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几乎囊括了学校各大奖学金,由此也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难题。除了学习,杨玲也没忘通过参加各种活动、竞赛来锻炼自己。大二时她顺利通过了环球网的翻译编译实习生的招募考核,至今在该网上以她名字署名的编译稿件已有数百篇,还多次获得“编译之星”称号。大三上期,靠着扎实的专业实力,她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和韩国大真大学共同举办的全中国大学生韩语写作比赛,最终斩获“亚军”。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韩国成均馆大学举办的韩语写作比赛,获“佳作奖”,代表学校去南京大学参加了“东亚视域下的韩国学研究暑期班”夏令营等等。今年10月,她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吉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贫困的家庭条件,从没有让杨玲抱怨过,相反,她说她要感谢生活给她的历练,让她早早地学会了自强不息,也学会了感恩。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她都是在邻居、老师、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在初、高中时,她曾多次被免除学杂费;高考后得到了湘西州助学金和龙山县政府助学金;进入大学之后又获过国家助学金、晨光助学金等等,这些来自社会各方的帮助,让她深刻体会了人间有真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心怀感恩的她总是想做点什么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在担任外院学生会生活部副部长时,她热心为同学们服务,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她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连续两个暑假,和同学们一起去湘西贫困山区进行支教,帮助像自己一样的山村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动,把得到的爱心,传递给别人。她相信,只要把真情不断传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们都说杨玲是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带她飞出大山的,是梦想,是坚强,是不屈的个性,是敢于和命运搏击的勇气。祝愿杨玲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继续逐梦,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