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热线
招生咨询QQ

曹晨旸:辛劳充其身,乐亦在其中

曹晨旸,男,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曾获2013-2014年度国家奖学金,2012-2013、2013-2014、2014-2015年度一等奖学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省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立项;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曾获杨树达奖特等奖;校金点子校园创意大赛一等奖;校社会调研大赛校级立项、优胜奖;曾任公共管理学院第十二届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获校三好学生、校十佳学习尖子、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百优共青团员、校优秀毕业生。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法律硕士。

(记者 欧阳小武 王丝雨 吴天孜)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曹晨旸坐在电脑前,不断刷新着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网页。几个月前去几大高校面试的经历如在眼前,昨天也幸运地收到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曹晨旸仍执着地告诉自己:“再等等,再等等清华的结果,不急……”

当他终于在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曹晨旸像孩子一样欢呼着,“收到了,收到了,我收到了!”一滴晶莹悄悄从他眼角滑落。生在江浙一带的他,从小就向往北方,如今保送清华,总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他的人生因此又多了一份精彩,少了一丝遗憾。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同学们的眼里,曹晨旸是个标准的学霸,连续三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校十佳学习尖子”。问起学习上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曹晨旸淡然地说:“其实,我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只是比较讲究效率。另外可能与我的读书方式有关。我喜欢把文字符号化,所有的知识在大脑中就是一幅画,这样学习,个人觉得轻松些。”他并不像常人所想那样,每天为学习殚精竭虑,沉醉在图书馆里夙兴夜寐。曹晨旸说,相比较于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他更喜欢去参加活动,去体验丰富的生活,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自己。

大一时,和所有的新生一样,曹晨旸既兴奋又迷茫。在陌生的城市里,望着偌大的校园里人来人往,他追问自己“接下来的这四年,应该怎么过?”学校各大部门开始招新了,手里接过张张五花八门的宣传单,却始终确定不了去哪里。“从自己最拿手的学习入手吧!”曹晨旸计划着去学生会学习部。“当时又听说学习部是一个比较难进的部门,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去试试,后来想想,不逼自己一把,怎能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努力过后,他成功地加入了学习部。然而学习部的工作似乎和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曹晨旸发现他要做的事情和拿手的学习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举办各种活动、做材料、发消息、传文件等。诸如此类的琐事日渐削减了他当初的热情。

失落过后的曹晨旸慢慢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世界上有很多事你不想做,但必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某些看法,真正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组织安排辩论赛、期末整理堆成小山的复习资料、及时发布各类消息……尽管事情繁杂,但他依然处理得井井有条。作为学习部副部长的曹晨旸,经常往返于本部和张公岭之间。每一次在岭上组织活动都要在路上耗费三个小时,在晚上的活动还要考虑能否赶上末班车。“说实话,当自己来来回回跑的时候,说不累肯定是骗人的,但每次累过之后,总是会有些收获,怎么说呢?算苦中作乐吧!”曹晨旸笑着说。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阻止你前进的不是远方的高山,可能是鞋中的细砂。在无数个三小时的车程里,他发现很多问题在车上静静思索后,令人茅塞顿开。每次组织活动后的曹晨旸都会总结反思,出现的错误争取下次不再犯,活动组织多了过后,遇到棘手的事情,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手忙脚乱,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能出色地做好每一件事。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完美,曹晨旸把每次的工作都看成别人认识自己的名片,他的名字也渐渐被人深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曹晨旸积淀下细致与沉稳,也让他更好地接受所有的挑战。

大二下半年,曹晨旸参加了挑战杯大赛。也许是多次乘车回家的经历,触动了曹晨旸的心,火车站周围的流浪汉,成了他关注的话题。爱伦堡曾说“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要让人们看见它,还要让人感觉到它”。 很大一部分人看到了流浪汉这个群体,但曹晨旸想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这个群体。于是他参加挑战杯调研大赛,深入了解流浪汉这个群体。从组队、策划、调研,到查资料、发问卷、写报告、作总结,资料需要一遍遍修改,曹晨旸有时一忙,就是几个通宵。“因为关注点比较特殊,在调查过程中,确实受到了很多挑战。那些被调查者们很排斥我们,他们甚至觉得可笑。可能,确实是太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所以我们很难真正接近这些流浪者。但是,没办法,不管是出于调研需要,还是只是纯粹的关怀,我们都只能拿出诚意,好好向他们解释。”

调研中发放调查问卷

曹晨旸试图走近流浪者的世界,他明白那些流浪者的笑脸背后,其实是咬紧牙关的灵魂,他希望成为他们忠实的聆听者。“我们不能保证调研成功能真正为他们改变什么,流浪群体问题,是一个一直关注的敏感问题,我们去调研,也并不是去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通过自己一点点努力,为他们发声。”整个调研过程,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采访了火车站、汽车站、救助站周围的100来位流浪者。每个人的快乐似乎都是相似的,而痛苦却不尽相同。曹晨旸和调研小组成员们细细聆听着这些人的故事,静默地书写这曲悲歌。

“潇湘晨报知道了我们这个调研后,和我们一起,专门做了一篇报道,后来新华网还转载了文章。说实话,确实是没有给他们一些实际性的帮助,我们毕竟是学生,只能尽个人的能力。”曹晨旸低声说道。生活就是生活,不赞美,不责备,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尽管艰难,回首过往,却也庆幸。

张弛有度,起而行之

《菜根谭》曰: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读书和旅行,是曹晨旸最喜欢的事情。每逢假期,他一定外出游玩,寄情山水,武汉、江西、深圳以及广东等地都留下过他的旅行足迹。“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以日度。其实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我只想多多体验。”山川经过了无数的水才成就了江海,人也只有不断经历、不断体验才能成就自我。所以曹晨旸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给自己换一种心情,见识更辽阔的世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我其实是属于行动派,相对理论,我更喜欢做一些实际工作,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改专业读法律硕士的原因。清华的法律硕士,属于年轻型专业,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年轻也有年轻的好,不会拘泥于某些固定的模式,我会保持着这种探索、实践精神,和它一起进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正如他所说的人生目标——穷尽人生的各种体验。

“大学四年,真的十分短暂,大学生活美好,我们要充分体验它;同时我们得好好珍惜;最重要的是,不管处在任何阶段,我们都得努力,哪里会有什么捷径呢?”正是基于他的种种尝试和不懈的努力,曹晨暘才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人生的收获也许就在不同的体验中。行于红尘,观春花同舞,看秋叶翩跹;不谙俗世,访浪者孤魂,察世间冷暖;忧人所患,缨情于案牍,以苦为乐。凡此种种,都让曹晨旸有了新的体悟,使他不拘泥于刻板学习的桎梏,在一步步的尝试与体验中收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