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站导航

中南大学自考政策

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湖南自考 > 中南大学自考网 > 学校动态 >

张尧学校长在四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 2016-03-08 22:55:31|已阅读: |来源:中南大学自考网

张尧学校长在四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聚焦目标   深化改革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在中南大学四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7日)
 
校长  张尧学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十二五”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坚持走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以教授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凝心聚力,改革奋进,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师生幸福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是对学校工作的充分肯定,给全校师生以巨大鼓舞。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科学。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龙头的校内综合改革,实现学校办学从以学科及硬件建设为主转变到以教授为核心的队伍建设为主,从以行政和大同行评价为主转变到以专业小同行评价为主,从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转变到以交互式、多元空间结合的因材施教为主,从以具体的管理行为为主转变到以制度文化的构建为主,师生员工对办学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共识不断增强,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氛围逐步形成。            
 
——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治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学校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党政团结协作,共谋学校发展。先后修订党委常委会议、校务会议等议事规则,重大决策论证、决策事项督办、决策失误追责机制不断健全。            
 
全面从严治党得到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提升,在全省高校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考核中获第一名,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中组部、教育部肯定和推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聚焦正风肃纪,处分党员干部63人。            
 
宣传信息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生中涌现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救人事迹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和肯定,学校成为全国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经验典型宣传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媒体3000余次宣传报道中南大学。            
 
——探索确立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退出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人才成长环境持续优化。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新增教学科研人员482名,其中最后学历非本校的占64.7%;专任教师2923人,博士学位比从49.3%提升到69.41%,有海外留学、访问和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从50.2%提升至82.3%。            
 
实行事业编、非事业编分类用人制度,全校非事业编制人员达到2214名。            
 
实施青年教师“2+6”培养计划。新进青年教师236名,给予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7680万元;20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对聘期内未达到要求的13名青年教师予以解聘。            
 
实行“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新增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千人计划”3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7人。            
 
改革薪酬分配机制。探索优劳优酬、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以教学、科研等为关键指标,对二级学院实施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学院和教师增效益、上水平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管理人员采取“343”年度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分配挂钩,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教职工收入总体实现翻番。            
 
——努力构建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内外协同的全员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核心,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梳理课程体系,学分结构和课程进一步优化,总学分由188降为180,理论课总学时由2300降为2200。            
 
开展交互式课堂教学。投入教学改革经费3亿多元。立项建设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205门,在线教学资源(课程)总数达1522门。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投入2.1亿元搭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专业创新和校企共建等四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时间整体超过16小时/天;立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00余项;426人次获国际奖项,254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            
 
全面实施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专业课100%、公共课90.7%。            
 
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持续推进,理科在湖南投档线连续五年保持在湘高校第一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学校成为“中国百强企业最喜爱的十所大学”之一。            
 
——探索了以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新模式,研究生科研能力持续增强。
 
建立了“有项目、有经费、有学位、有水平、有师德、有精力”的研究生导师动态确认机制。122人次的副教授、5人次的讲师获得博士生招生资格,322名导师被停止博士生招生资格。            
 
学科结构更加优化。一级学科从68个调整至46个;以教授为中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67个。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由4个增至8个,1个学科排名进入前1‰;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7个增至33个,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科从5个增加到7个。            
 
研究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年均发表论文数量超过1万篇,学校新获国家科技奖获奖人数中研究生占1/3。            
 
——构建了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科研竞争力得到提升。
 
大平台建设成效明显。2个中心入选全国首批14个“2011”计划项目,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0个、973首席科学家项目8项、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重大项目2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980项,总经费11.3亿元,居全国高校前列。            
 
启动实施“创新驱动计划”,投入9489万元,资助项目93项,重点支持青年优秀人才发展。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器官异种移植、植物人复苏等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碳基复合材料等成果有效支撑高速飞行器、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重点工程实施。            
 
——形成了以临床为龙头、医教研协同的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机制,湘雅品牌影响力得到拓展。
 
名医工程持续推进。投入1亿余元,评选推介102名“湘雅名医”、89名“湘雅最美护士”,探索实施主任医师、教授负责制,形成了以百位名医群为主导的高水平医疗队伍;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建设经费近3亿元。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成熟。湘雅特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医教协同培养人才经验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159名临床八年制医学生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实现每年50%出国学习交流的目标;连续四年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附属医院年门急诊量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投入1亿元建设湘雅医疗大数据系统,资助项目102个,得到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湘雅口腔医院成立运行;启动湘雅五医院建设。            
 
——构建了以形成制度文化自觉为重点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
 
《中南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后发布实施,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初步构建;先后完成两批1168个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165个文件宣布废止和失效。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学校以制定政策为主、二级学院自主组织实施、教职工参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归并校机关、直附属机构9个,全校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压编15%。            
 
探索建立教授委员会工作制度。在二级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决定或参与职称评定、绩效分配、进人用人、学术评价等事宜,初步建立了党政联席会、教授委员会、教代会职权明确、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学院决策机制。   
 
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渠道得到拓展。校院两级教代会、学代会等制度更加完善;学生工作委员会作用明显;师生代表广泛参与医学工作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后勤工作委员会等各方面工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日渐加强。  
 
——加大筹资和经费投入力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学校收入持续增加。总收入由23.7亿元增加到40.5亿元,增长70.8%;累计化解债务14.79亿元,其中偿还外债5.22亿元,并实现全部清零;内债减少9.57亿元,下降72%;连续四年实现捐赠和中央财政配比资金收入1亿元以上。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基建投资约6亿元,竣工房屋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生均住房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投入3.76亿元完成1093项修缮项目,校园生活环境继续改善;投入约2亿元用于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其中投入1亿元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9073台,79栋学生宿舍实现开水供应;投入9.16亿元采购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1298台,价值6.7亿元;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筹集3亿多元建设“数字中南”,校园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2015年工作成绩
 
1.编制上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扎实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梳理了未来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和重点举措。            
 
2.新进57名教学科研人员中,45.6%在国(境)外知名院校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3.年资较长的讲师问题逐步解决,18个二级学院开展分类聘用,359名从事公共课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岗位工作,11名转聘到实验技术、管理岗位。            
 
4.修订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落实交互式课程改革,新建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101个。            
 
5.首次实现二级学院60%的教学经费列为实习专项经费;“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6.继续推行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制度和导师招生资格确认制度,2016年788名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导师中,副高113人、讲师1人。            
 
7.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对超年限培养的57名博士、26名硕士予以清退,对多年累积的“论文博士”问题进行了专项彻底整顿。            
 
8.出台并实施了新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奖励办法,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进一步规范。            
 
9.自主研发透明智慧手表TiWatch,相关成果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透明桌面终端应用合同数达到5万余台;“镍、钼、钨资源高效利用”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10.基本完成湘雅医疗大数据平台的顶层设计,初步建成数百种常见和疑难疾病的数据库。            
 
11.严格预算和审计,开展工程结算审计189项,审减经费8045万元;深入开展全校财经纪律大检查。  
 
12.完成新校区化学楼、湘雅校区动物实验楼后期建设和铁道新3舍、5栋青年教工公寓建设并交付使用;完成素质教育中心A栋、校本部学生公寓5、7、8号栋主体建设。            
 
13.补贴学生食堂960.3万元,有效平抑物价上涨压力,全力保持学生饮食价格稳定、安全可靠、质量保证。  
 
14.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全面推进校园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改造;水电费总支出连续四年保持下降,回收连续四年保持增加。            
 
15.推进公用房有偿使用,核准房产资源调节费1994万元;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全年腾退周转住房307套(间),退交数量同比增长148%。            
 
16.完成新校区与校本部之间多芯主干光缆建设,建成全校视频会议系统和数字展示中心,完成公共多媒体教室向“智慧教室”的升级改造。            
 
17.大力推进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督查机制,建成并启用湘雅新校区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制定了学校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站建设方案。            
 
18.进一步开展公务用车处置工作,对超标公务用车一律封存,对留用车辆严格管理。            
 
19.西大门及校园周边提质工程全面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用地拆迁工作启动实施,完成铁道校区青园路和湘雅老校区拆违工作。            
 
20.完成校园安防建设升级改造,重点要害部位技防、物防、人防水平得到提高;开展20余次校园交通专项整治,校园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2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中央相关部门充分肯定;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工作。            
 
22.严肃党纪党风,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办理案件督办件1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人,其中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8人,3家责任单位被通报批评。            
 
23.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修订干部管理办法,出台干部选拔任用纪实等文件;完成477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基本实现647名备案人员730本因私出国(境)证照集中保管;对75名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情况进行了清理。            
 
24.学校实践育人经验向全国推介,被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研究生党团建设成效明显,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微产品创意工作室、“中南小团子”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作获教育部、团中央肯定和支持;2015届本科生就业率95.23%、研究生就业率96.45%。            
 
25.完成第二轮规范性文件清理,137个文件宣布废止和失效,学校党政议事决策制度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得以修订并严格执行;规范印章使用、校内签报程序。            
 
26.投入近300万元免费为70岁以上离退休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三、“十三五”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改革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全校上下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锐意改革。    
 
(一)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四大深刻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变化。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随后多次从“速度、结构、动力”三个方面阐述新常态的具体内涵和特征。中国经济到现在一直是资源经济,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用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拉动经济发展。大学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创新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国家新常态发展的需要,导致出现暂时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果大学能产出更多创新产品,拉动经济上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能上一个新台阶。中南大学作为国家高水平大学团队的成员,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如何发掘人才优势和创新潜力,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关系到学校能否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层面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新出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包括:一个联席会议制度、三大考评运行支柱、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五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而是建立由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整体布局。依托专业机构对项目进行管理。成立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委员会,统一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科技计划提供决策咨询,对项目评审提出指导意见,对特别重大的项目组织评审。建立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多出成果和人才。建立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使科技资源配置能够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作出调整优化。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为宏观统筹和信息公开提供技术支持,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监督。同时将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部门和地方科技计划等财政科研计划统一优化整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面对国家科技体制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学校要保持和增强科技创新特色,每名科研人员必须知道、关心、适应、引领这些变化,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在争取和承担国家项目上增强竞争力。            
 
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变化。中南大学地处中部内陆,湖南尽管发展比较快,但区域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比较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竞争条件,特别是人才引进条件和投入力度的差距,2015年湖南高校新增青年千人仅5名,不足广东省的十分之一。新形势下,谁拥有青年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中南大学要开创美好未来,必须努力克服地域条件“短板”,主动走出校门、走出湖南、面向世界发现和引进优秀青年人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汇集新力量。            
 
四是“双一流”战略带来的新变化。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双一流”战略下,大学和学科的绩效评价、拨款机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拨款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如何聚焦“双一流”战略目标,主动适应以绩效为导向的大学评价机制,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清醒认识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十个关键问题
 
前面,我们总结了学校“十二五”尤其是2015年的成绩,纵向比有发展,鼓舞人心,但横向比差距大,催人警醒。            
 
1.领军人才、后备人才严重匮乏。学校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仅为“2+7”高校平均水平的1/3,“青年千人”、“优青”的差距则更大。各学院对人才引进重视不够,没有把人才工作放在首位,人才问题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2.学科发展短板明显。学科结构不合理,夕阳学科偏多,新兴学科偏少。学科体量大,平均水平较低,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10%、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数明显低于同类高校。怎样让老树发新芽,怎样跟上新兴科技的发展,怎样在夕阳学科中发掘出新的成果,思考和办法都不多。            
 
3.教学方法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观。用方言教学的现象一直存在。一些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精力投入不够。交互式教学方法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不够。实践育人、全员育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传统优势学科的教师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认识不够,人均产出低,高水平成果少;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的主动性不足,部分领域和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无人关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肯思考、在思考、善思考的人太少。            
 
5.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不足。科研人员及相应管理干部对科研成果转化认识不够;学校尚未建立起顺畅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有限的科研成果很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办学经费压力大。学校收入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地方几乎没有资金支持。如不能适应中央拨款机制改革、积极争取绩效拨款,学校将面临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            
 
7.后勤保障条件有待改善。局部房屋空置与紧缺现象并存;学生生活设施不完善,食堂、澡堂、活动场地等离学生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校园环境、物业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校园交通和停车秩序亟待改善。            
 
8.师生思想认识没有跟上发展需要。干部、教师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大局意识缺乏,危机感和使命感不强,“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严重。附属医院部分职工未充分认识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及新挑战。全校师生,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在认识水平和关注学校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9.制度体系不完善,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在科学性和逻辑性上尚存问题,存在“真空”和“打架”现象。校院两级管理的责权边界不够明晰,存在权责“叠区”和“盲区”。制度是否真正得到尊重、是否很好地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制度执行不严,选择性执行、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依然存在;对部分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不够,相关监督举措不到位。            
 
10.管理服务效率不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机构庞大,队伍臃肿,人浮于事;部分管理部门规则意识淡薄,主动作为不够,执行能力欠缺、担当精神不强;管理信息化和协同性水平较低。            
 
(三)统一对办学目标和“十三五”主要任务的认识
 
全体师生都清楚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真正理解并明确办学的目标任务,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经过师生员工的反复讨论,大家逐步把办学目标凝聚到办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来,也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标准达成共识:一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能给世界知识宝库贡献原创性成果,且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二是在人文社科、经济、产业等领域有能够影响人们思想、改变人们生活或拉动产业发展的作品、思想或技术与方法;三是有一批能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的优秀教师或学生;四是有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跨越时空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对照上述特征和标准,中南大学与一流大学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创新驱动计划支持和科技成果奖励力度,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独创性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依托中南大学科技园加快成果转化,加大铝合金、难熔金属、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投入和产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湖南省、长沙市产业升级做更多贡献;进一步加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以价值塑造为中心的全员育人机制,大力开展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持续提高教职员工收入,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提升为师生服务的态度和水平。            
 
四、2016年重点工作
 
1.完成学校及学院“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实施工作。            
 
2.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出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筹备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强化理论武装,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巩固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出台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附属医院设立党总支试点,推进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审计和整改,确保中央各项规定落地落实;持续改进机关作风,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营造勤政廉政氛围。            
 
3.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创新学院考核评价模式,修订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条例,完善教授委员会与党政联席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协作沟通机制。健全《中南大学章程》配套机制,完成学校规范性文件汇编。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完善职员职级聘任办法,继续优化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探索年薪分配模式,稳妥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有关工作。            
 
5.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抓好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扩大博士后尤其是统招博士后招生规模,完善人才流转退出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6.创新科研体制。探索建立适应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改革的重大项目凝练和组织机制,制定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实施计划,细化项目管理办法,优化科研管理流程,调整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划定各类科研活动红线。  
 
7.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奖励,推进个体化安全用药技术、超高性铝合金成果、基因检测技术等项目转化工作,加快基于透明计算理论相关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8.完成新一轮学科布局调整。做好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规划编制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迎评工作,继续开展“创新驱动计划”项目评选并加强管理和考核,继续开展ESI数据跟踪和学校ESI学科分析,完成“十三五”大型仪器设备申购摸底论证工作。            
 
9.加强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理念为指导,继续推行“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推进实验室开放,推广开放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实施医教协同计划。逐步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支持创客空间与企业合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试点推动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案例库建设。做好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            
 
10.创新招生工作机制。纵深推进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完善推免生选拔接收政策和直博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博士生选拔制度。            
 
11.加快推进附属医院改革。出台附属医院人事制度、医疗业务管理体制、医院管理架构及内外关系处理等方案,制定附属医院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和纪检监察工作报告制度。            
 
12.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筹建中南大学蒙纳士国际学院,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设立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大力支持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扩大高层次自费留学生招生规模,加大海外高层次管理和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力度。            
 
13.加强实验室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强化对实验室技术安全及环保问题隐患的督导整改,加快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站建设,启动危险化学品动态管理(台账)系统建设。            
 
14.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全年实现收入42亿元。建成校本部学生公寓5、7、8栋,启动铁道新5舍、新6舍、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建设,完成升华公寓二期立项,实现素质教育中心A栋交付使用、B栋完成主体建设,推进金贵楼、地信楼、左家垅基础设施三期、后湖路下沉改造、体育馆、商学楼、信息楼等项目相关工作,启用5栋公租房,尽快完成新校区已建项目结算。            
 
15.深化后勤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后勤服务,实质性推进部分经营性餐厅、公共楼栋物业管理、家属区水电费收缴和物业维修、校园环卫等服务外包。            
 
16.加快湘雅五医院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步伐。协助政府尽快完成西大门外科技园总部建设用地拆迁工作,抓紧完成运营平台公司的注册、班子搭建等工作,做好科技园的产业发展规划,精选出部分校内项目成果做好入园准备。      
 
17.全力推进“数字中南”和学校大数据系统建设。建成全面支撑校务管理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教学管理、干部人事、酬金发放等信息平台,加强学校数据资源整合,有效推进数据共享。            
 
18.做好湘雅医疗大数据项目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中南大学医学大数据中心,完成各附属医院数据与学校大数据中心的互通,推动102个湘雅医疗大数据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19.加强校园环境整治。逐项整改师生反映强烈的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学生宿舍管理、新校区环境绿化等问题;优化校园内家属区交通,合理规划、建好管好家属区停车位。            
 
20.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园文化及管理信息可视化标识项目,明确并推广校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扶持引导学生社团,打造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化品牌,加强校内文物申报及校史文化研究,加强新媒体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形象传播工程。            
 

上一篇:【中南时评】 乘风而上 深化改革
下一篇:中南大学8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